十大禁止免费ppt网站_2024成品人片a级免费视频_满i8请点此进入带好卫生巾

banner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发布时间:2016-11-25 17:19:17
  • 作者:北京
  • 来源:
  • 浏览次数:76

一、建所历史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创建于19578月,是以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系和农药系为基础,首批成立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五个直属专业研究所之一,是专业从事农作物有害生物研究与防治的社会公益性国家级科学研究机构。2006年,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原植物保护和生物防治学科划转至我所。研究所在农业部组织的“十一五”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综合实力评估中排名第二,专业排名第一。2013年,研究所入选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第一批试点研究所。在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2014连续三年科研院所评估中,研究所位居人均实力第一。

 

二、科研团队

现有在职职工238人,其中科技人员206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12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科技人员14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千人计划”引进人才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中华农业英才1人,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创新团队6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5人,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英才计划”A类人才5名。形成了一支以院士为龙头、高级科技人员为主体、青年优秀科技人才贮备丰厚、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研究所入选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2013年第一批试点研究所,作物真菌病害流行与防控、作物病毒病害流行与控制、作物细菌病害流行与控制、粮食作物虫害监测与控制、经济作物虫害监测与控制、天敌昆虫保护与利用、农田杂草监测与防控、草地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农药化学与应用、生物杀虫剂的创制与应用、生物杀菌剂的创制与应用、农业入侵生物预防与监控、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与管理和作物有害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等14个科研团队全部进入第一批试点。2014年,研究所新增作物线虫病害流行和防控和天然产物农药生物合成与调控机理两个创新团队。

 

三、科研领域和重要成果

研究所设有植物病害、农业昆虫、农药、生物防治、植保生物技术、生物入侵、杂草鼠害与草地植保7个研究室,全面涵盖了当今植物保护学科的内容,形成了植物病害、植物虫害、农药、杂草鼠害、作物生物安全等5个院级重点学科领域。

 “十二五”以来,获得各种科技成果奖励4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奖25项,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奖6项,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技进步奖10项。“中国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荣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主要农业入侵生物的预警与监控技术“荣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青藏高原青稞与牧草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发及应用”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国家发明专利133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审定农作物新品种和获新品种保护4个,获得农药登记证11个,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99项。

 

四、科技平台

研究所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植物保护科技平台体系。建成了由国家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学科群)、农业部外来入侵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中心、中美生物防治合作实验室、MOA-CABI作物生物安全联合实验室等组成的植物保护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以依托我所建立的农业部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农业部植物抗病虫性及农药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为主体构成了科技服务平台。河北廊坊、内蒙锡林格勒、河南新乡、甘肃天水、广西桂林、吉林公主岭、山东长岛和新疆库尔勒8个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基地)的植物保护科技支撑平台体系已初具规模。

 

五、国际合作

研究所广泛、深入地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2012年被科技部授予“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命名。“十一五”以来,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俄罗斯、荷兰、比利时、德国、意大利、法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国际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国际马铃薯中心(CIP)、欧盟、CABI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农业科研机构和大学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并开展了科技合作;主持国际合作项目80余项,项目经费8000余万元。通过项目实施,引进了一大批先进技术和设备,150多种次天敌昆虫资源和一大批生防菌株及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抗病虫种质资源等;向第三世界国家如朝鲜、老挝、缅甸、蒙古和阿富汗等国家进行技术输出和技术培训。先后主办或承办国际会议36次,国际培训班7次;接待来访外宾1000余人次,派出专家400余人次参加国际会议、合作研究、考察。我所吴孔明院士等专家在国际植物保护科学协会、国际植物病理学会、国际转基因生物安全学会、无脊椎动物病理学会细菌专业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和学术期刊任职20人次。美国科学院士、杜克大学的Xinnian Dong教授等8名国际知名专家被聘为客座教授,其中CABI瑞士中心主任Ulrich Kuhlmann博士获得“2012年中国政府友谊奖”、比利时列日大学Frederic Francis教授获的“2015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

 

六、科技开发

通过科技下乡、科技兴农等方式,开展技术服务、技术转移,大力示范推广科研成果。2009年以来,研究所针对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研发主要农作物重大有害生物防治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品种等176项,其中93项得到广泛应用,有效地控制了农作物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实现新增社会经济效益23亿元左右,对农作物有害生物的持续有效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廊坊农药中试厂为龙头,中保绿农公司为载体,组建了“中保兴农种业公司”、“中保科农生物公司”、“中保益农物业管理公司”和“中保御京香餐饮公司”等子公司,促进农药厂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全年销售额已达到1.35亿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七、期刊

研究所主办《中国生物防治学报》和《植物保护》期刊,与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合办《植物保护学报》、《生物安全学报》和《植物检疫》等期刊。

 


返回
通海县| 刚察县| 明水县| 中宁县| 左贡县| 敦煌市| 云和县| 定结县| 新野县| 高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