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Industry News
三环唑(Tricyclazole)化学名称为5—甲基—1,2,4—三唑并(3,4—b)苯并噻唑],结构式(图1),属于细胞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melanin biosynthesis inhibitors),是一种作用机理非常独特的杀菌剂,通常对病原菌直接毒性较低。大多数黑色素合成抑制剂如三环唑、稻瘟酰胺、环丙酰菌胺、咯喹酮等,是防治水稻稻瘟病病菌的专用药剂。
黑色素存在于病原真菌的附着孢内,没有黑色素就不能形成正常的附着孢。附着孢是水稻稻瘟病致病过程中的侵染结构,其功能是集聚病菌侵染时所需的能量和机械膨压伸入寄主表皮,形成次生菌丝。抑制黑色素的生成,附着孢就会丧失正常的侵染能力,病原菌就会丧失致病性。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是一类无毒杀活性的间接作用杀菌剂,作用于病原菌致病过程,又称抗穿透化合物。这类不直接杀死病原菌而是抑制病害的侵入与发展的药剂,对病原菌的选择压力小,作用机制复杂,病原菌抗性变异频率较低。
1 研发登记情况
三环唑最早由美国Eli Lilly公司研制成功,1979年登记注册,向世界各地推广,代号EL‐291,在日本于1981年注册,商品名: Beam (比艳)。80年代三环唑在我国开始推广使用,目前在我国登记产品共有307个,包括原药11个,可湿性粉剂257个,悬浮剂32个,水分散粒剂5个,悬乳剂2个。
图 1
2 抗性发生发展情况
三环唑是防治稻瘟病的内吸性杀菌剂,具有高效、持效期长、使用次数少等特点,在我国生产上大面积使用已近30年。随着中国稻瘟病菌(pyricularia grisea)陆续对稻瘟净、异稻瘟净、稻瘟灵等杀菌剂产生抗药性,导致多种药剂防效下降,三环唑逐渐成为田间防治稻瘟病的主要药剂。近年来,中国部分地区也陆续出现了三环唑防效下降的报道。
黄春艳等采用室内抑菌试验方法,对来自黑龙江省不同地区160份稻瘟病标样中的98个纯菌株进行抗药性测定结果表明,三环唑对不同地区稻瘟病菌的平均抑制中浓度(EC50)有很大差异。敏感菌株的平均抑制中浓度,哈尔滨菌株为10~20mg/Kg,牡丹江菌株为20~40 mg/Kg,佳木斯和绥化菌株均接近50 mg/Kg,国营农场的菌株接近40 mg/Kg,抗性菌株平均抑制中浓度均大于50 mg/Kg该试验结果说明,黑龙江省大部分稻区的稻瘟病菌对三环唑已产生一定的抗性抗性菌株抑制中浓度大约是敏感菌株的1.25~5倍。
候东艳等对辽宁省7个市53个稻瘟菌株对三环唑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稻瘟菌株对三环唑的敏感性不同,经统计分析,最敏感的是丹东菌株和大连菌株,其EC50平均值分别为0.341 2、0.346 1 mg/L,最不敏感的是本溪菌株和沈阳菌株,其EC50平均值分别为0.517 1、0.493 8 mg/L,前两者和后两者之间差异达到0.05的显著水平,其余各市菌株EC50平均值差异不显著。
三环唑对黑龙江省19个水稻稻瘟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中浓(EC50)中,对富锦地区水稻稻瘟病菌株菌丝抑制浓度最大,为234.5mg/Kg。这可能是富锦地区对同一品种三环唑使用年限过长,致使该地区的稻瘟病菌菌株产生一定程度的抗药性。三环唑对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的菌株抑制率有所不同,对浓江农场的菌株抑制率均高于30%;对尚志、富锦地区、佳木斯、萝北、连珠山、北林区、宁安江南地区的菌株的抑制率均低于30%。说明尚志、富锦地区、佳木斯、萝北、连珠山、北林区、宁安江南地区稻瘟病菌已经对三环唑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抗药性。其原因可能是药剂使用年限过长,并且随着筛选代数的增加,导致病菌对三环唑的敏感性逐渐下降。
贵州省各水稻种植区稻瘟病菌对三环唑的抗药性水平仍然处于低抗以下,尚未有中抗以上的菌株出现。其中,抗药性水平最低的菌株和抗性频率最高的地区都出现在遵义,该地区稻瘟病菌的抗药性水平差异最大,达到2.69倍,同时抗性频率最高,达到7.29%,这一结果说明在农业种植水平相对较高的遵义,是否是农药长期施用促使该地区稻瘟病菌出现了抗性遗传变异和抗药性菌株的频率已有所明显增加,尚需进一步研究。
来自云南不同地区的稻瘟病菌菌株对三环唑的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最敏感的是大理地区菌株,其EC50值为49.004 3mg/L,最不明感的是宜良地区菌株,其EC50值为65.000 4mg/L,相差1.33倍,相差倍数不大。其原因可能是由菌株个体差异引起的或者由于抗药性问题所致,还需进一步研究。
当前,三环唑仍是大面积防治稻瘟病的理想药剂。鉴于已有试验结果,必须加强抗药性检测,并做好负交互抗性药剂筛选等工作,为有效、合理地使用三环唑提供依据。
3 三环唑抗性机理
杀菌剂产生抗药性主要是由于对靶标病原菌的作用位点单一,对于有多个作用位点的杀菌剂一般不容易产生抗药性。同时几个作用位点产生变异而导致抗药性的频率较低,因此许多保护性杀菌剂从开发沿用至今仍很少产生抗药性。
三环唑防治稻瘟病具有多种作用机制,一是主要作用于黑色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三羟基萘酚还原酶和四羟基萘酚还原酶,并且可诱导水稻体内与抗性反应有关的酶活性提高,二是抑制病原菌对植株的在侵染。这可能是三环唑不易产生抗性的原因,属于低抗性风险的农药之一。
关于三环唑的抗药性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三环唑在离体条件下对水稻稻瘟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没有影响,因而田间病原菌敏感性降低多是与用药水平相关;另一种观点认为,三环唑对水稻稻瘟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明显影响,浓度与病原菌敏感性成相关关系。
用20μg/mL的三环唑溶液对水稻稻瘟病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和孢子萌发抑制率测定。结果表明:三环唑对稻瘟病菌丝生长抑制率仅为0.39%,抑制作用不明显;处理孢子的平均萌发率为95%,无显著抑制作用。
于三环唑喷雾处理稻苗24h后接种稻瘟病菌,防效为81.3%;稻苗接种稻瘟病菌24h后用三环唑喷雾处理,防效为35.6%;三环唑与稻瘟病菌孢子同时喷雾处理稻苗,防效为46.3%。统计结果表明,使用同一浓度药剂防治稻瘟病,病菌接种与药剂处理的时间不同,防效差异显著。稻瘟病菌接种稻苗24h之后,分生孢子已经黑色素化,完成了侵入寄主的过程,此时再使用三环唑则不能很好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稻瘟病孢子的附着孢在24h内已全部黑色素化。如果三环唑的作用机制仅为抑制黑色素的生物合成,那么在黑色素已经完全形成后用药应该无明显防病效果,但从陈炎的试验结果表明,接种后14、16和24h用药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1.2%、90.3%和87.2%,三环唑防病并非仅仅抑制黑色素的生物合成。
10μg/mL三环唑于接种后48h喷雾处理对再侵染的抑制效果为63. 28%。说明在稻瘟病完成对寄主叶片的穿透后(25℃下,>10h)再用三环唑处理虽然不能很好地控制药剂处理植株病害的发展,但却可以有效地抑制该病株作为再侵染源引起周围其他未经药剂处理的健康植株的发病。
诱导抗性是一种控制植物病害的有效方法,但投入到生产实际应用得还较少,三环唑可能通过JA途径介导的诱导抗性,阻止病原菌在植株体内的再侵染,从而延长了药物的持效期。
4 三环唑的抗性治理
黄星等的研究结果表明,三环唑防治水稻稻瘟病田间防效下降并不是水稻稻瘟病病菌产生抗药性,提高用药技术,科学合理使用三环唑是关键。
秧苗移栽前将其在三环唑药液中浸根处理,可有效预防稻瘟病的发生,且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显著。在第1次药剂处理3d后再进行1次三环唑喷雾处理,则可提高防效,延长药剂的持效期,可使水稻安全通过最易感病的分蘖盛期。在实际生产中,还应注意药剂的使用时间,若病原菌附着孢已经完成黑色素化、分生孢子侵入水稻苗之后再使用三环唑,则防效下降,达不到防治病害的目的。田间风、雨和农事操作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水稻叶片伤口,当叶片有伤口时,病原菌无需完成穿透过程,可从伤口直接进入水稻体内定殖,此种情况会导致药剂失去防效,造成损失。因此,在农事操作中要尽量避免对水稻叶片造成伤口。施用三环唑后短时间内有降雨,会导致防效下降,降雨与施药的时间间隔越短,对防效影响越大。田间使用三环唑,选择施药时间需保证3h内无降雨。
与其他药剂混配是提高药剂防效的重要方法之一。稻瘟病菌对三环唑与咪鲜胺和嘧菌酯EC50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37 3(R2=0.4061)和0.087 7(R2=0.0077),差异均不显著,说明三环唑与咪鲜胺和嘧菌酯之间均不存在交互抗药性。
将咪鲜胺与三环唑混配,可以将防治稻瘟菌的不同作用机制结合起来,达到增效的作用。可以抑制菌丝的生长与稻瘟菌的产孢量,提高对稻瘟病的治疗作用,抑制病斑的扩展。药剂的防治持效期延长,内吸性与耐雨水冲刷能力增强。混剂较好的集中了三环唑与咪鲜胺单剂的优点,优势互补,提高了药剂防效。
虽然目前仍没有关于大面积水稻稻瘟病对三环唑产生抗性的报道,三环唑目前作为我国防治水稻稻瘟病的主要药剂,其抗性发展情况值得密切关注,在加强抗性监测的同时,科学合理使用该药剂也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