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Industry News
490亿美元的总交易额刷新了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纪录,但该并购的后续整合需要面对中国化工、中化集团合并带来的不确定性。
2017年6月27日,新当选的先正达(Syngenta,NYSE:SYT)董事会主席、中国化工集团董事长任建新与先正达董事会副主席米歇尔?德马尔在先正达总部所在地瑞士巴塞尔宣布,中国化工集团完成了对先正达的收购。至此,这项中国创纪录的海外并购基本画上了句号。
并购历时两年
先正达是全球第一大农药、第三大种子农化高科技公司。先正达2016财年收入127.9亿美元,净利润11.8亿美元。其中,农药和种子分别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和8%。
中国化工集团收购先正达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谈判阶段、审批阶段和交割阶段。
业内多位人士称,中国化工与先正达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化工集团自有的农药资产多为原药生产厂,中国化工2016年完成了对世界最大的仿制药生产商安道麦(ADAMA)公司(原名马克西姆-阿甘)100%股权的收购;此次收购的先正达是全球最具实力的专利药生产商,通过收购先正达,中国化工拥有了一个完整的农药产业链;此外,先正达的种子业务可以弥补中国化工的空白,也符合世界农化与种子结合的潮流。
任建新并购经
任建新领导的中国化工集团一直不遗余力进行海外并购,收购先正达是其最新也是金额最大的一起。据科尔尼的统计,迄今为止,中国化工业有6笔对外交易超过10亿美元,中国化工集团独占其中的5笔。因为频繁大手笔收购海外明星企业,任建新被称为中国的“并购大王”。
中国化工集团的前身要追溯至1984年创立的蓝星清洗公司。彼时任建新是化工部化工机械研究院团委书记,看到了研究院的一项清洗专利技术的商业前景,向研究院借款1万元下海创立化工机械院化学清洗公司,1992年改名蓝星化学清洗总公司,并发展成为中国工业清洗领域最大的专业公司。
2004年,蓝星和中国昊华化工总公司合并,成立中国化工集团,任建新任总经理。
蓝星和昊华合并后,资产规模进一步扩大。2004年往后,中国化工集团继续对外扩张。
知情人士介绍,中国化工集团成立后,确立了农化、橡胶、化工装备等六大业务板块。各板块于自己业务范围内在国内寻找重组标的。
以中国化工的农化板块为例。中国化工农化总公司前身是明达化工矿业总公司,明达化工原为化工部的地质矿山局,业务范围为非金属矿产的勘探、开采,为化工业提供基础原材料,与农化业务并无关联。
以明达化工为平台,中国化工开始兼并整合地方国有农化资产。2005年中国化工重组湖北沙隆达集团公司,才拥有了自己的首个农药资产。后续又陆续整合江苏淮安化工、山东大成农药等地方国有的农化资产。
整合挑战
这次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的背后还有中化集团的身影。知情人士透露,为了此次收购,国资委牵头成立了领导小组,国资委主任肖亚庆任组长,任建新、宁高宁任副组长。
“中国化工和中化集团成立了联合工作组来推进此事。”上述知情人士称,按照原来的计划,收购先正达完成后,下一步就是中国化工和中化集团的合并。
中国化工和中化集团的合并传言由来已久。这一轮的合并传言最早始于今年5月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金融时报援引数位亚洲银行家的消息,称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拟在2018年合并,目的是为了确保收购先正达的财务实力。彭博社、路透社后续又援引匿名信源证实了这一消息。中化集团、中国化工还没有回应此事。
一位接近中化集团的业内人士说,他在中化集团内的一个朋友已经看到了上级部门下发的文件,要求“研究推进”中国化工、中化集团的合并事宜,但目前还没有时间表。
中国化工、中化集团合并,人事安排是重中之重。任建新、宁高宁都是1958年出生,到明年将年满60周岁;中化集团是国有重点骨干企业,按照惯例,宁高宁作为中化集团的董事长,退休年龄为63周岁;中国化工虽然不是国有重点骨干企业,但属于“世界500强”,按惯例同样可以延长到63周岁退休。
如果中国化工、中化集团合并成为事实,任建新、宁高宁都将是新组建企业集团掌门人的有力争夺者。
新掌门人的人选将决定这家新成立的化工巨无霸的管理风格。宁高宁与任建新的风格迥异。
在对海外资产上,任建新选择尊重被收购方的独立性。宁高宁无论在华润还是在中粮,收购海外资产都是“大手笔整合”。
即使在国内部分,两家公司也差别极大。多位人士均称,中国化工集团虽是央企,整体风格却类似民企,任建新在中国化工内部拥有绝对权威。
几位原中国化工人士证实,中国化工内部有两条平行的职位体系,一条与常规的央企职位体系相同,另一条则是CXO体系。比如人事部会设一个人事部主任,同时还会设一个CHO(人力资源总监),前者按一般央企的薪酬体系,拥有编制,后者则是挖来的人才,完全市场化的薪酬,收入往往是前者的好几倍。
一位接近中国化工的人士表示,对两化合并可能的影响,已经有一些被收购公司的管理层表达了不安。
业内分析认为,即使中央有意推进两化合并,最终合并也未必能达成。中国化工、中化集团都是全球化的公司,两家业务多有重合,两化合并的难点是世界各国的反垄断审查,以及为通过审查必须的资产剥离。“如果代价太大,合并也许会终止。”